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安徽历史—合肥历史—激浊扬清看合肥民风(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合肥传统风俗形成于秦,近代只是因袭传承而已,守旧的色彩浓,风气淳。直到现代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标新立异,移风易俗……如今许多历史遗留的陋俗已近消失,而清新纯美的新风俗正日益风行。合肥人一向重礼貌,“是大还大,是小还小”,“叫人不折(she)本,不过舌头打个滚”,“礼多人不怪,无礼路难行”。合肥人更重规矩,把不分场合、无视对象,指手划脚、随意乱侃视为缺少教养,不懂规矩。“紧睁眼慢张口,神仙难下手”的俗语生动体现了要多听多看,不轻易说长道短的良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路要有正相”,与人说话聊天要注意力集中以示尊敬。起行之时兄长、客人当礼让前行;路遇老弱病残及孕妇、幼儿亦当礼让;二人同行不宜勾肩搭背……谓行出有方,仪礼相当。
合肥人好交朋友,而朋友之间又重以信相守、以诚相待,崇尚以“患难识知己”为座右铭。当朋友有困难时必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而对朋友相助则必投桃报李,从不怠慢知己,并乐于济助好友,故有民间俗语“处得知己者,胜过亲兄弟”。
合肥人重邻里和睦,相互关照,遇事能解则解,能帮则帮。“远亲不如近邻”,“亲为亲,邻为邻,包老爷还卫护合肥人”,可见邻里亲善由来已久,故而常有当老邻居×远离后,却仍保持相互来往、走动,情如近亲之举。
合肥人素来尊崇孝道,双亲在时,必悉心照顾不离左右。父母生日时,儿女常敬以美食、衣物以示孝心。而在自己生日时也不忘表达尽孝之心,“儿生日,娘苦日”。若家中双亲老迈,生活不便时,儿女、媳婿更是相侍左右,不轻易远行;若双亲染病在身,儿女们当是想方设法四下求医问药,即便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在双亲垂危及过咽之时,儿女们不管是身在何地也要尽力返回家中,以求见老人最后一面,直至送终。
合肥民间信仰佛教的人较多,普遍重积德行善,崇奉“前世不修今生补,今生尚须修来世”的人生哲学,故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之风尤盛。每遇急难危困之人,能尽力解囊相助;遇灾荒之年,见有乞丐,也多能施以食物或零钱。若施米饭也必从锅内现盛,并不给以脸色。
合肥人向来尊师重教,谓“师大于父”。过去一般家庭只要有点经济能力,就会送孩子入学堂,若无条件上正规学堂,也会尽可能送到私塾就读。贫家子弟无条件上学,仕途不通,则将投师学手艺作为一条谋生之路。故有“学会一门手艺,掌握一技之长,靠手艺,凭力气吃饭,这是正道,到哪里都不会挨饿”之教。
合肥人对从医者甚为敬重,视他们为生命的拯救者、保护神,旧时更恭称为先生。而医者亦重医德,不论贫富,均能一视同医,不会因缺钱而不出诊,更不会乘人之危,勒索钱财。那些有名气的医家,既讲究医技,更重视医德,崇奉“无德不医,无德不授,无德不传”的医业信条。
历来就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合肥,战乱频仍,硝烟不断,老百姓为了强身健体,免受欺凌,形成尚武之风。早在唐朝时合肥就开设有武科,专业教习格斗。到宋朝时,合肥出现武学,民间习武练功者已很普遍。明、清时期,各门派的武术,已在城乡广为流传。
由此我们看到合肥民风质朴,人心豁达,凡事都以宽厚为贵。重积善修德,素不好争讼;尚节俭,勤劳务实,常以一技之长,双手之力,事正当之业,谋正常生活而为荣耀;尊师重教,敬医尚武,礼仪之风素隆盛。
合肥地区的一些富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社会发展和人际交往、人口变迁等诸多因素中,与其它地区文化相互渗透、交融而陆续形成的,并于无形中成为人们行为和道德的规范。这些习俗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十分广泛,且有着许多不成文的礼节和仪式。
合肥过去的普通人衣着多为中式,料质主要是土纺布。经济条件较好的则夏天多选丝绸、锦缎、香云纱、麻纱混纺为衣料,冬天多穿棉衣,鲜有毛皮、裘皮衣装。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