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岳阳楼:八百里洞庭楼天下(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诗兴一楼,楼传一诗

  岳阳楼名传天下,全凭了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岳阳楼记》之所以产生,只因为当时出了一个滕子京。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就了一座楼也成就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滕子京。作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的滕子京据说也是“志大才高,闻名当世”,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后,他并没有在逆境中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重施宏图,一年多的时间便把巴陵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不得不承认滕子京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名臣,他的“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诗兴一楼,楼传一诗。人们由岳阳楼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由范仲淹想起岳阳楼,在这里,他们三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将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跨进一楼门槛,便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人们似乎很少在一楼停歇,焦急的脚步将楼板蹬得嘣嘣作响。

  但那长达102字的对联让人回味无穷———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沦然涕下!”下联是“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由窦垿撰文,何绍基书写的这对长联流传甚广。一副对联将一座楼的千古兴衰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登楼是需要心情的。

  意犹未尽地上二楼。楼堂正面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12块紫檀木组成的雕屏上金光闪闪,上面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死死地盯着雕屏,那382个金字仿佛在动,让人无法分辨出是心动还是笔锋动。很多人就那样站着,或是心中默念,或是嘴唇微动……一切静得出奇,甚至可以听出阳光透过树叶投在雕屏上的光圈晃动的声音。

  关于这一传世珍品,还有一段失而复得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有一吴姓知县,看到岳阳楼内的传世珍品《岳阳楼记》雕屏,便生了歹心。于是,他用重金贿赂一民间艺雕高手,用十七个月的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调离岳阳,而事前他偷梁换柱,换走了张照的手书真迹。就在逃走的那个夜晚,船行不久,便颠覆于鹿角,雕屏也随波逐流,沉入洞庭湖中。后来,湖干水浅,《岳阳楼记》雕屏真迹又被当地渔民发现,但在打捞时却不慎将第八块板上“歌互”二字和第十块板上“乐”字损坏。之后,当地的一位叫吴敏树的文士得到雕屏后花了三年的时间临摹张照手迹,最终补上被损的三字。而那位吴知县,被斥为“巴陵大盗”,遭人唾骂。

  当然,更多的历史告诉我们:从守土之吏到爱乡之民,无不将修葺、保护岳阳楼视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绳绳相继,代代相传,自肇始至今1700多年来,有史可考的修葺就有50多次,其中较大维修在24次以上。

  登高何必忧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写的杜甫五言律诗《登岳阳楼》。雄健奔放、神形兼备的“毛体”与传世惊人、压案之作的“杜诗”,豪气是互通的。

  中国的诗圣用歌声唱出了心灵独绝,而唱词中宽阔的意境和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人们。其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珠联璧合,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描绘得霸气十足。

  然而,孟浩然的诗句只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局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杜甫却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划出了一片更大的空间……

  与之相比,刘禹锡的“遥望洞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属化大境为小景,另辟蹊径。杜庠的“楼外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简单直白。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仙气。而写得最婉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凭楼左望,怀甫亭在高高的城墙下微露一角。身后两旁,李白用联感叹“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滩下一亭,无尽哀思当怀客死的杜甫。诗仙在上,诗圣在下。没有哪座楼台能像它这样让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日夜相望,共睹沉浮。

  在这座精致的楼宇里,古有鲁肃、孟浩然、李白、杜甫、范仲淹、米芾等留下的诗文,今有毛泽东、郭沫若等留下的墨迹。一座楼贯穿古今,而它的价值就在于此,在于集萃文化,并产生文化的交集。

  登高必将忧国。为什么无穷的古人望着浩渺大气的河山,都会叹息国之衰败?为什么中国文人都有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共同遭遇?一旦登高,人就渺小。多愁善感的古人千百年不变,坚韧还是消沉?登高成为宣泄,登高成为寄托。

  登高何必忧国?因为,“忧乐”之间,楼宇愈发沉重。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这样的心情何尝不可。面对阳光下的江湖,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远处的君山若隐若现,没有人会去关心山上的妃子是否找到了自己的爱人;眼底城墙上的古代文字还依稀可见,但没有人还会去生硬地寻找中间战争的影子……

  临行前,一队株洲市三中的学生们在岳阳楼下的前坪列队高诵着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节奏很快,忽强忽弱,出游的喜悦清晰地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