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宁远文庙:绵绵书香里的时光渡口(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一个时间的片断

  公元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发动陈桥兵变登上帝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第五年。

  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是,赵匡胤的心腹之患,南方的后蜀(今四川大部)终于被消灭。南方基本平定,赵匡胤非常高兴,便大笔一挥,将南方一个名叫冷道的小县城改名为宁远,意曰“武定功成,远方安宁”。并将县址从旧城迁到城东里,大兴土木,修建宁远新城。

  可别小看这个地方: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舜帝安葬的地方,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地图中记载的“舂陵城”所在。当年,汉景帝的庶子,长沙王“舂陵节侯”刘买便受封于此。刘氏居宁邑三代七十九年,后来这一族还出了一个建立东汉政权的光武帝刘秀。与瞧不起读书人,动辄用儒生的帽子撒尿的汉高祖刘邦相比,与穷兵黩武,繁刑重敛的汉武帝刘彻相比,刘秀是中国学历最高的开国君主(太学生出身),他尊重读书人,爱惜民力,连他的个人生活也算得上是清洁,是难得的明德君主。

  这里还是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的祖宗周如锡住过的地方,他的后世子孙迁道县濂溪,江永甘棠,都以一个“德”字安身立命。因此这方山水有“舜帝藏精之所,光武发祥之基,濂溪汤沐之地”的盛名,是历代祭祖朝圣之所,一直与中央保持密切联系,每到改朝换代,新皇帝都会将这里改一下名字,以示皇威。

  不过这次改名迁址,又有所不同,县府将旧城址内始建于唐朝的一座文庙也迁到新城,修建得比县衙还要气派。

  文庙最初是为纪念孔子所修建的庙宇。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孔庙也成为县一级的最高学府。唐朝实行科举制以来,每年都在文庙举行岁试和科试,全国各地因此文庙大兴,湖南也兴建了不少文庙。

  宁远文庙落成后,县府择吉日举行了盛大的祭孔大典,城里读书人也兴奋异常,奔走相告。皇上通过科举制度大量开科取士,只要发奋读书,布衣寒士也可做白衣卿相,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有幸做了状元,登科后披金挂彩,骑马游街,举城狂欢,皇帝还赐宴喝酒,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光荣。读书竟能收获如此人生的美妙,前来文庙瞻仰叩拜的士子们无不暗自祈求孔圣人能保佑自己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的确碰上了他们的黄金时代。赵匡胤虽是武夫出身却很喜爱读书,行军打仗也手不释卷。从五代十国的混战中以黄袍加身做了皇帝的他,深知武将的历害。公元961年,他杯酒释兵权,并开始实行彻底的以文制武、偃武修文、倡导文教的基本国策。他还在一块大石碑上立下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开创一个“郁郁乎文哉”的大宋帝国。

  关于“乾德”这个年号,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据说赵匡胤平定后蜀后十分得意,认为都是“乾德”这个年号取得好。身边的宰相赵普也跟着拍马屁。不料一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却说“乾德”是伪蜀用过的亡国年号。赵匡胤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果真如此,他恼羞成怒,狠狠地臭骂赵普不学无术,不爱读书,让他出了个大洋相,一气之下拿起御笔,在赵普脸上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赵普受此奇耻大辱,整整一个晚上都不敢洗掉,从此发狠读书。

  宁远文庙,就这样选择“北宋乾德三年“这样一个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颇具意味的时间片断做为它的起点,开始了绵绵书香里的千年历程。

  “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

  公元2004年的一个秋日,我在晨曦中穿过一条热闹的街道,拐角处一壁红墙一角飞檐蓦然让我停下脚步。这就是距今已有1059年的宁远文庙了。它历经宋元明清十余次修复重建,特别是清朝同治十二年,当地绅民筹措白银六万余两,费时十年倡修,成为当时“湖湘之最大文庙”。现在,宁远文庙是我国现存文庙中始建年代仅晚于山东曲阜孔庙的文庙,有“北有曲阜孔庙,南有宁远文庙”之称,也是中南六省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

  细细徜徉在宁远文庙,我仿佛是当年文庙里的学子,每日青灯苦卷,锥骨悬梁。因为你的身边好像有一位神情肃穆的老者,时时耳提面命,提醒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发奋苦读,方能做得人上人。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使儒家学说与权力、利益发生密切关系,儒家思想的传播得到严格的制度化保证。文庙与学宫的一体化,也使儒家教育官学化和普及化,因此其建筑体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模式,与民间修筑的其他宗庙祠堂相比有着更多严正肃然的官方色彩和深刻鲜明的时代烙印。

  每个来文庙求学的读书人,都首先要经过文庙前那半月形池塘,这是古代建筑师们设计的消防储水池,但人们文雅地称它“泮池”,泮池原意指周朝设置的四周环水的大学堂。学子进入文庙拜了孔子后称“入泮”。如果中了“秀才”,就要绕池三周,而后行谢师宴;中了“举人”,则搭一灯笼桥,由桥上走过,取“登龙门”谐音之意。学子们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勉励自己苦读。

  泮池后便是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古代祭天先祭灵星,因孔子倡导的儒学被奉为国学,重文教的宋代皇帝便将这原在祭天天坛内的棂星门移入文庙,意为尊天一样尊孔。棂星又传说是天上的文曲星,可保佑登科极第。文武大小官员在这里都得下马,连皇帝也得下辇而行。等闲学子不能从棂星大门进出,但高中状元便能享此殊荣。

  宁远文庙泮池上的泮桥已不存在,我绕池而行至棂星门前,仰望这座四楹三门的石牌坊顶端望天长吼的瑞兽,清朝乾隆皇帝手书的“棂星门”三个大字,再走过一条整洁的甬道,便可望见名宦祠。乡贤祠前意为鼓励学子们刻苦用功将来飞黄腾达的腾蛟、起凤二门,想不到文庙里一个池塘、一座大门,都有这么多讲究。遥想那近千年来在这里穿梭往来挤向科举这条羊肠小道的儒子书生,进得门来虽然个个做起“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美梦,却也不知上演了多少“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人生悲喜剧。

  一座小小庙宇,一种考试制度,竟能像一张巨网捕捉笼络天下读书人。怪不得唐太宗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圣人神话的升起与陨落

  要使天下读书人都乖乖听话,还得制造一个有力的武器,那就是将孔子圣人化。圣化他,也就使儒家学说具有一种先赋的合法性。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开始,孔子就被历代统治者抬上了天,文庙也都按皇家标准来修建,处处宣扬他的圣迹功德,成为后世阅读孔子、了解时代的一部大书。这位当年为了能将仁政理想推行天下而不得不在乱世中颠沛流离,以至于“惶惶然若丧家之犬”的山东汉子,绝没有想到他身后竟享有如此的荣耀。

  从棂星门走过一座寂静的庭院,便到了大成门。大成门以孟子赞扬孔子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命名。此门为三间三开六扇大门,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金声是击鼓的声音,表示奏乐开始,玉振是击磬的声音,表示奏乐之终,也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巨大的门扇上嵌七路金色门钉,象征孔子位高王侯之意。

  从大成门望对面的大成殿,但见黄瓦朱梁,斗拱交错,气象庄严。走近大成殿檐下,被称为国宝的12根5米高的整体高浮雕龙凤石柱夺人眼目。龙柱上飞龙凶猛,龙鳞直竖,龙牙尖锐,四肢肌肉暴凸有力,龙爪显得特别强劲,大有凌空飞腾之势,极具阳刚之美。凤柱则突显凤凰引颈高鸣,升腾在天的静态之美。细看,凤柱的凤头要稍稍高出龙柱的龙头。据专家考证,大成殿建于同治、光绪年间,正是慈禧太后当权时期,宁远文庙的龙凤石柱暗寓着皇权的性别意义,也是全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龙凤群柱石雕。

  大成殿正中有一块海色的竖匾,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围住清朝雍正皇帝的手书“大成殿”。殿内正中是清朝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南面悬挂清朝光绪皇帝题书“斯文在兹”匾额。南面还悬挂雍正御书联,“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乾隆御书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乘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之师”,几乎用尽了天下的溢美之词。

  清初虽平定天下,却难以征服民心。为了笼络尊儒的汉族读书人,清时效仿宋代做法,开博学鸿词科,以后几个皇帝也都不惜用最美丽的字句来表扬孔子,祭孔大典也比历朝都要搞得郑重其事,官员不得在祭典中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否则就犯了“大不敬”,重则杀头,轻则坐牢。与此同时,读书人却笼罩在最恐怖与血腥的文字狱中,对他们瓜蔓式的株连,诛族、凌迟、分尸,司空见惯。对孔子达到巅峰的褒扬与对读书人疯狂的屠杀竟可以如此紧密地融合,恐怕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荒诞虚伪的一幕。

  站在这大成殿里,明伦堂前,只觉满殿满堂都是儒生士者的身影晃动,言语嘈杂。端坐大成殿中享受弟子们万世香火的孔子却静默无言。这位首开民间办学之风,培育三千弟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文化巨人,信奉“人之初性本善”,汲汲以求“圣贤之道”来治天下,但通过科举晋身官场的中国封建士大夫阶层,虽然忠实地维持着国家机器的运转,最后却成为”圣贤之道“幌子下最可悲的牺牲品,殉葬品。到了近代,科举制在国内汹涌的社会危机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最终寿终正寝,这位老祖宗也经历从天堂到地狱,从圣人到妖魔的惊天大变。在东西方文化猛烈的撞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震荡,一直到今天还在激起阵阵回响。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