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

魅力传说—“武汉”的由来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_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明宪宗成化(146--1487)年初,汉水改道人江,汉口 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 法安居。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 之长堤街。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 已达 36,929户,129,183人,但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 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如 1822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 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 阳等郡(府),汉口是称不上郡(府)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当然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 "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改同知为知事,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当时,武昌(江夏)、汉阳、汉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称为主,而且各有隶属,如清末时江夏属武昌府,汉阳、夏口属汉阳府,民初时夏口属江汉道,故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建制,在历史上,亦有将汉阳、汉口联称为"阳夏",将武昌、汉阳联称为 "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联称为"武阳夏"者。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此时,武汉才取得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 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多次在此卷起巨澜。唐代王仙芝,元末徐寿辉与陈友谅,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清代洪秀全等,都曾亲临武汉。在近代,一举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二七"大罢工,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八七"会议的召开,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都在中国现代史册上熠熠生辉。

1986年,国务院批准武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