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文化行旅—《惠山诗词》读后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翻开还散发着墨油味的《惠山诗词》,仿佛一阵凉爽的秋风,送来丹桂的馨香。岁月虽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仍未湮没唐时的明月,宋时的烟雨,明清的泉韵和近现代的醉红,无论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对九龙烟水的赞叹,李绅宰相对惠泉乡思的吟诵,尤袤对泽国湖山的迷恋,邵宝(礼部尚书)对声声松涛的感怀,还是曹寅(曹雪芹祖父)对秦园枫香的抒情,都让我们徜徉在星光耀眼的诗词海洋,循着诗人的足迹,去寻找惠山青峰的神秘,去解读二泉流韵的谜底。

《惠山诗词》上下两册,汇集了自南朝以来500多位诗人词家近千首作品,为人杰地灵的惠山山水风情留下了不朽华章。她的出版,不仅是发掘惠山诗词的可喜成果,也是无锡迄今为止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精品。

九龙逶迤泻烟霞,茂林飞翠入云岚。古往今来,惠山的苍郁灵气,无时不在激发诗人的灵感。北宋蒋之奇在《惠山寺》一诗中,以诗人的慧眼和想象,写出了这样的佳作:“潇洒携家上翠微/白云凌乱绕人衣/流泉喷薄山前去/应待元冬作雪飞。”孔觌在《游惠山偶书》中抒发了对故园的情思:“春到梵王家/千林已着花/小桃无限思/竹木一枝斜。”“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在《雪后游惠山怀尤延之》一诗中有这样精彩的佳句:“一峰飞下如奔马/万木深围古道场/锡谷中空都是乳/玉泉致远久犹香。”大诗人苏轼有一首登惠山、试二泉、望太湖的杰作,流传甚广: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小桥流水碧潺潺,细细山泉争入涧。二泉的一池玉液,引来多少诗人的叫绝和词家的拍案。

明代学者冯善常在惠山品茗,对二泉有很深的感受,他把《惠山泉》写得漱灵四溢:“二泉天下久驰声/陆羽当年品后名/一脉暗流山髓滑/半池轻泛雪花明/暖烹春鼎茶香细/冷浸秋潭月色清/石罅漱空云液爽/泠泠始奏玉琴声。”在二泉品茗,不能不使诗人想起中国茶圣陆羽。杨万里在《题陆子泉上祠堂》一诗中,对陆羽的人品颇为敬佩:“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茶不饮酒/饥寒只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竹密花深鸟乱啼,青山为屏泉作琴。在惠泉山麓建筑的秦园(后改为寄畅园),一直为皇家和文人墨客青睐,许多精美隽永的诗词也和山水园林的经典一样相映生辉。明代的五部尚书秦金,是开创寄畅园的主人,他在《筑凤谷行窝成》一诗中,写出了归隐治家的心境:“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碧萝/峰高看鸟度/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多年为官的秦金,回归故里,在惠山空的香幽里,走进了清梦的泉声,这是何等美好的诗意啊!

东林党人高攀龙,对寄畅园也极其推崇,写了一首较长的五言格律,诗一开头,就把我们带进心旷神怡的世外桃源:“春风霭然至/令我思山中/选胜入名园/幽情浩无穷……”。

为爱青山青不老,白云飞去又飞来。自明代以来,无锡的一批文人雅士,在惠泉山麓,二泉亭侧创立碧山吟社,诗人们或在清幽的修竹丛中,或在浪花飞溅的春申涧旁,吟诗赋词,虽时势变迁,时兴时衰,然诗人的兴致和情感却如九龙一般青峰常在,一直延续至今。明代的喻义在《喜复碧山吟社》一诗中这样写道:“龙渊泉北惠泉南/石蹬萦纡路自谙/吟罢已看苍藓合/草深无碍白云涵/浴沂风月从而后/归洛烟霞迹可探/只爱红尘飞不到/欲移书榻对禅龛。”在《惠山诗词》中,还有许多对锡山龙光塔、愚公谷、金莲桥、石门、忍草庵、竹炉山房、二泉书院等名胜的吟颂,近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著名园艺家陈从周、著名学者顾毓等在惠山也留下了流芳后世的名作。

《惠山诗词》不仅为无锡的诗词创作探寻渊源的文脉,对无锡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无锡的园林旅游、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