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

民间艺术—哈哈腔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哈哈腔又名柳子调,艺人口语呼之为合合腔。它由冀东南和鲁西北一带所流行的民间弦索小曲衍变而成,产生该剧种的确切年代待考。然而,据山东省德州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考察资料,说明远在明代,哈哈腔已在鲁西北各县和河北沧州地区各县流行。延至乾隆期间,又进一步流传到河北保定地区各县农村。由此看来,哈哈腔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小戏。

哈哈腔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东、中、西三路。东路流行于山东省的无核 乐陵、宁津一带,中路流行于河北省沧州、衡水地区,西路流行于保定地区和廊坊的部分地区。

哈哈腔的传统剧目,以民间生活故事为题材者较多,代表性的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皂袍记》、《闹花园》》、《卖水》、《卖画》、《化缘》、《赶考》、《搬窑》、《跑坡》、《探监》、《骂书房》、《打机房》、《盘道》等。优秀的现代剧有《接闺女》、《高山流水》等。

土生上长的哈哈腔,在表演行当方面,虽生旦净丑各行皆有,但小生、小且仍不失其为主要行当。整个剧种的表演特点,以细致、逼真、轻松、幽默见长。象汲水、纺线、梳头、缝补、做鞋等动作,表演者极善于通过艺术手段细腻地表现出来;在戏中,各种行当常常出现一些引人发笑的表演动作和诙谐风趣的唱念。因此,哈哈腔也是一个具有喜剧表演风格的剧种。

由于哈哈腔具有悠久地历史传统,历代都出现过一些为广大群众称道的艺人,如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常老进、七十儿、常槐和“梆子老响”;同治、光绪年间的马老合(南瓜旦)、孙芝兰、徐清文;民国以来的郭立冬、郝玉春、雷振跃、张雪明、全运西(铁蝈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先后涌现出不少优秀演员,如王寿田、秦振国、蔡志英、商焕文、钟爱珍、唐荣仙、刘喜荣,宋艳玲等。

哈哈腔的曲牌,约有百余支,主要用于烘托舞台气氛,伴奏人物动作,多是从京剧、河北梆子和冀鲁民间音乐吸取来的。打击乐器,原曾用高腔锣鼓,后改用河北梆子锣鼓。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