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水之哲思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基。水不但孕育了生命,养育了生命,而且常常带给人们思考,赋予人们哲理,不断给人灵感、启迪、激情、宁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先圣孔子站在滚滚东去的大河之滨所发出的感慨,充分表达了孔子对生的执著和对存在的感悟。既有豪气,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里更多地充满了对人生、对历史的慨叹。
   “智者乐水”,是孔子对水的另一句名言。水之所以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是因为其具有川流不息的“灵动”特性。无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汤汤;无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够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上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洁净清明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一方面,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和水一样具有“灵动”的色彩;另一方面,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以启迪和感悟。
     某日,孔子在听了弟子们各自谈论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后,表示同意曾皙“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这似乎是圣人教育弟子立下大志、积极入世、改造思想。其实,这也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污秽纵横等现象不满的表达。于是,他想到清洁的水中去沐浴,让心灵一尘不染、恬静惬意。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信哉斯言。在《老子》中,多处用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喻、阐发其“道”的精深和妙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老子看来,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却又没有能够胜过水的东西。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然界确实有这样神奇的现象,点点滴滴的泉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而洪水泛滥时,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农田房舍,冲毁道路桥梁,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老子用水对这条法则进行了阐述和概括。
    “上善若水”是老子对水的思考和赞许,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道德像水一样,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是利他的事,它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别物争着处上,水却甘居卑下的地位。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品德,正是老子所赞赏的。继而,老子向人们提出了效法水的为人处世哲学——谦卑、宽容、无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的名言,也是其对水与海的思考。水是一滴一滴聚成的,海是一条一条细流汇集的,所以,大海必须有容纳百川细流的胸襟和气度。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也提出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观点。只有像河海不拘小流、接纳百川那样,虚怀若谷,才能广泛延揽使用各方面的人才。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查禁鸦片时曾经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自勉联,给后人留下了铮铮风骨和无尽的启示。另外,荀子还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舟水”论,“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的“君子养原”论,以及“以水比德”、“水满则覆”等名言警句。
     在诸子之中,我最推崇的是庄子的“水静”之论。庄子论水既恣意纵横、自由挥洒,又平易静观、心如止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水静则平,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水性特点。
     独具慧眼的庄子却发现了水之平、静、明、止都不是流动造成的,这正与他所推崇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格修养相一致。庄子认为,圣人之心就应该像静止的水一样,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心静则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妙;而水动则泥沙俱起,浑浊浮动,如人心之物欲充斥、杂念横生、心浮气躁,当然无法洞察宇宙之奥妙、人生之真谛。在民间,也有“心静自然凉”的俗语。
    历史上诸子百家对水皆有自己的思维和表达,后来的许多领袖名流、有识之士对水的思考也很深刻。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水就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一生与江河湖海结下不解之缘,曾称“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毛泽东,写下了许多与水有关的诗篇。建国后第一次出京巡视,他就来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曾经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毛泽东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英国作家拉家托斯说过,“别小看水,它是宇宙的缩影。”我国也有诗云:“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其实,一条河流、一泓清水就是一部厚厚的巨著,看人们如何去解读她。是的,哲理如水、兵形像水、人生如水、智慧如水、真情如水、善良如水、水润无言、德水长流、真水无香、大盈若冲、心如止水、水如明镜……水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道断流、水质污染,危机不断。面对着一条条干涸皲裂的河道,面对着一条条酱油颜色、臭气熏天的河流,人们不由得思考:河流是不是也有生命,河流是不是也应该具有保持自己健康发展的权利?
     相传,屈原常在汨罗江上游的一条名叫玉水的小溪里浣衣濯足,怡然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洋溢着对水的感恩之情。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要感恩于水的。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