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建筑>> 中国戏楼

中国戏楼

中国现存最早的神庙戏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在晋东南高平王报乡王报村的北山岗上,坐落着一座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金代寺庙。由于年代久远,寺庙匾牌早已失落,当地百姓称其为二郎庙。迄今为止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金代戏台,是这座庙内最受人关注的建筑,同时也是我国现今留存的最古老的戏台,建成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相较一度称为全国最早的临汾元代牛王庙戏台更为古老。

二郎庙内现存正殿、献殿、东西侧殿、山门和廊庑若干间,而戏楼位于距献殿南15米左右处、山门的西侧,在整个庙宇四合院的倒座位置上。戏台面扩一间,平面为正方形,宽、深均5米,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简板布瓦盖顶,建在一个高1.1米的台基上。台基平面为正方形,须弥座式,长7.4米、宽5.9米、高1.4米。四角立柱均为粗硕的圆木柱,下施圆柱形砂石柱础,础径随同木柱一般,约有0.5米,柱、础通高3.13米。

戏台的木柱收分、侧角甚是明显,具宋金建筑的雄浑大气。屋顶单檐歇山,举折平缓,翻修过的琉璃脊兽甚是美观。整个建筑由斗拱直接支撑屋面,柱子上细下粗,处处体现出金代时期的建筑特征,经建筑学专家鉴定,整个建筑结构为金代原制。

戏台大额枋宽厚,不用阑额,而在柱头上横穿一替木用以承重。大额枋和替木都伸出柱外,断面垂直截去,不假任何雕饰。撩檐桁下施由三段木对接的平枋,枋下每面各斗拱四攒,空当两攒正上为枋之对接口。斗拱四铺作,单下真昂,昂身较短,昂嘴略近扁平。拱面不抹斜,所用皆真华头子,耍头也作昂形。四转角斗拱皆三缝,出45°由昂、斜昂,侧面耍头则为蚂蚱头。该戏台正脊南北向,山花向前,台基须弥座式,木构件多自然直材,结合方式简洁,不用藻井。凡此种种可见,这座戏台与金墓戏台模型相同,大抵谨遵金建营造规制,而略微采用了些许地方手法。

我用手机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