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从天津天后宫分灵而建的妈祖宫庙

繁体中文】  作者:董季群   发布:2012年12月2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天津天后宫作为妈祖第一官庙,其历史及现实的影响力,辐射南北,延及内陆省份,远非普通民间天后庙可比。
    台湾澎湖岛天后宫是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相传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所供奉的天后像,早年即分灵于天津天后宫。
    清代,做过天津海运仓监督和长芦盐运司运同的孟周衍,回归故里山西太谷县营造了孟家花园别墅。孟周衍的四子孟淦,不仅担任过长芦盐运司运同,还担任过天津御舟监督,后分灵于天津天后宫,在孟家花园建起“天后圣母庙”。
    最近经笔者考察,天津塘沽的中八车天后宫,同样是近年从天津天后宫分灵而建的。中八车天后宫东距塘沽十七八华里,南距海河四华里。
    清末民初,位于海河南岸天津葛沽镇的苏姓财主和福建渔民李五爷,来到北岸开荒造田,同时以塘沽的三川桥堤坝为起点,向北挖掘出一条宽约13米、长约6公里的引水渠,直抵京山铁路前。引水渠既可灌溉田地,又可行船运输,由此许多来自山东和河北的逃荒者也到这里落脚安家,休养生息。当时,散落在周边二三十公里方圆的人家,随着人烟渐浓,形成了自然村落。最早形成的中八车村(原三川桥村),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据世代口头传承,来自福建的李五爷和林姓渔民,浮家泛宅,从遥远的海上漂泊而来,即定居此地。
    有一年,天津发大水,洪水滔滔,来势凶猛,上游的许多房屋建筑被冲垮,顺势向海口漂来。心地善良的李五爷带领四个儿子,一边驾船伺机救人,一边打捞漂来的物品。忽然李五爷发现从远处漂来一尊60公分高的木雕像,待其近前时捞上来一看,不由分说,双膝跪倒磕头便拜,原来这尊神像正是他们福建打渔人自宋代以来便万分尊崇的妈祖娘娘。等到洪水退去,李五爷和林氏渔民等自筹资金,在当地建起一座不大的庙,专门祀奉海神娘娘妈祖。渔民祈求出海打渔平安,满载而归;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以后,李家和林家在这里定居,再也没有返回福建老家。这座庙,不仅成为中八车村村民的祈福之地,就连远近百姓也到此顶礼膜拜,祈求妈祖娘娘赐福护佑。
    “文革”中此庙渐废。改革开放以后,天津塘沽中八车一带群众在经济走向富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发强烈。近年,随着弘扬妈祖精神,深入挖掘、传承民风民俗,几位志同道合者经过努力,于中八车村的“金泰农庄”创办起“滨海慈居金泰顺乡村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2006年他们在距离原址三华里的地方,易地复建“十八车天后宫”,并从天津天后宫分灵,重新立起天后娘娘像。中八车天后宫占地10.5亩,分东、中、西三院。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