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历史沧桑垓下之战始末(五)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代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项羽的败亡已成定局,江东子弟不会帮他东山再起的。为此,他也作《乌江亭》绝句一首: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对项羽不过江东而战死乌江的行为,倍加赞赏。为此,她作五言绝句一首,借以鞭挞贪生怕死、享乐腐败的南宋王朝统治者,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宁可战死疆场,不肯渡江生还,这与他所谓“盖世英雄”思想性格是分不开的。穷途时犹云“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也是这种思想和性格的反映。其实,他并不信天,对天子秦皇也敢于“取而代也”,就是这种性格的反映。如果他真的回到江东去,以项氏在江东“世代将家,有名于楚”的影响,加之江东人民失去八千子弟兵而感到沉痛和对汉的仇恨,支援他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犯了一系列错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导致了自己的败亡。
  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推翻秦朝的主将之一,还曾向刘邦提出:“愿与汉王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他对人民多少还有一些感情。损失八千子弟,即无面再见江东父老,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也许有了这些原因,后人仍把他当作英雄看待。为了纪念项羽,在他的自刎处——和县乌江建立了霸王衣冠冢和霸王祠。近几年人民政府对霸王祠又重新进行修缮,把它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霸王祠写一副楹联:
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
  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
  刘邦是楚汉战争的胜利者,是西汉王朝的创始人。他结束了灭秦后我国分裂的局面,建立统一的国家,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他讲究政策与策略,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屡败而不馁,最后终于一战成功。但是,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刘邦的人品并不值得称道。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揭露他虚伪奸诈,口是心非,在生活上“贪于财货好美姬”。楚汉战争开始前,他一面卑躬屈膝向项羽请罪,一面暗地加紧灭楚的准备,发动对楚战争。他不讲信义,与楚订立的和约,墨迹未干,又再次发动对楚的进攻。在濉水一战中,汉军战败,刘邦弃下数十万大军于不顾,只偕数十骑逃去,路逢太子孝惠,公主鲁元,让其乘车同逃。听到楚军追来,竟三次将两个子女从车上推下,只顾自己逃命。在成皋、荥阳之战时,项羽把刘邦的父亲置于剁肉的砧板上,威逼刘邦退兵,否则即烹杀太公。刘邦竟说你烹杀太公“分我一杯羹”。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刘邦为争夺天下,可以弃子女于死地,甚至说出愿意吃到父亲肉做成的肉羹,这暴露出刘邦是何等残酷无情。
  对亲人尚且如此,对其部下就更加残酷毒辣。楚汉相争时,刘邦用欺骗、利诱手段,使诸侯们为其卖命打天下,一旦胜利,这些打天下的“功臣”则相继被控谋反而被处死。以谋反罪名而被杀戳的就有韩信、彭越、赵相贯高、赵相陈稀、九江王英布、燕王藏茶。司马迁在《史记·韩信传》中引了韩信的一段话:“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对刘邦残酷、阴险的无情揭露和有力的鞭挞。
  楚汉相争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不过是一起短暂的波澜,然而楚汉相争中许多问题却影响深远。楚汉兴亡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革命失败的历史,它给后人留下许多教训和宝贵的启示、这就是:国家要统一,必须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团结和重用人才,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否则就必然要失败。这是历史发展的定律,是任何力量也改不了的。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