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船山思想特质与定位(五)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三、

不过,仅仅根据船山对四书的态度便断言船山思想在整体上“学宗程朱”,则未必恰当,因为我们知道船山不仅在前期思想中反对“尊性贱气”,倡言气善气本之说,在后期更明确复归于张载(及濂溪)。然而,如果我们从宋代道学的整体视野来观察,即不仅程颐、朱熹是道学的代表,张载乃至周敦颐也都是道学的创立者,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出,船山本人后期思想的发展和道学的关系,清楚地显示出他的“参伍于濂洛关闽”而“归本于横渠濂溪”的特点。至于他在思想上的对立面,他始终都是把佛、老作为“正学”的主要敌人;而在理学内部他是鲜明地抨击陆王的,他对程朱的有限批评也大都是针对那些被他理解为受到佛教影响的论点。

因此,如果不把“道学”等同于朱熹学派,而按其历史的意义来加理解,那么,照上面的说法得出的结论是:船山不仅是儒学思想家,也应被视作宋以来道学运动中人,只是他的思想形态是属于道学中张横渠的一派,并与朱子有着广泛复杂的继承关系。 这是就其与宋明道学的继承关系而言。这个意义我们称为“承前”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船山代表不同于明代的理学并代表了清代儒学新的学术思想的观点,这个意义我们称为“启后”的意义。研究船山应当把两方面的意义都照顾到。但即使是在启后的意义上,我们也必须首先强调清代前期的思想发展仍然是儒学的发展。因此,就后一意义而言,我想强调“清初道学”或“后明学时代”的概念, 因为,船山既然与道学,不仅与朱子更加与横渠有继承关联,我们就不能视其为“反理学”; 而可以用“后明代理学”来概括清前期的儒学情态,即清初开始的对于明代理学的陆王派程朱派都有反思、修正而企图超越明代的思想时期,并把船山放在这样一个过程里来加以定位,这是我们所了解的其“启后”的意义。这当然不是说清初以后的每个思想家都是如此,清代康熙后期和雍正时期,仍有主张朱学或王学者, 但清初这个时代的主导方向是指向于对明代理学衍变(陆王派和程朱派)的反思和超越,转向笃实的道德实践,以重建儒学的正统;而船山学术思想的这种反思活动,以“文化的反省”和“正统的重建”为主要特征,可以视为这一反思和转向时代的开端的代表。 这里所说的“正统”是指思想学术而言,而非指政统。这当然也不是说船山的思想在实际上启发或导引了清前期的思想展开,因为我们知道船山同时的思想家已经有相同的发展, 而船山的著作和思想在他死后的二百年间并没有影响当时的文化思想;而是说,船山的庞大的体系足以使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从而在思想史的历史标尺上具有这样的典型意义。

实际上,虽然我们可以使用“清初学术”这样无争议的观念,但如何在总体上和内涵上把握那些在明末度过青年时代而在康熙时期建立思想体系的思想家群的共同特质或主导取向,始终是一个学术思想史的难题,对任何一个涉论这个时期思想研究的学者也都是一个诱惑。本书无意于、也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本书仍然是一个个案研究。我只是强调,不管我们如何界定和把握清初和清前期这些思想的动向和意义,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哲学问题意识或哲学思考的范式仍来自理学,他们的思想都仍然是儒学的立场,他们大多也肯定濂洛关闽(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的道学思想,反佛、崇经、重气、致用是他们共享的思想基调,他们共同的文化关怀是一扫晚明的文化混乱,而致力于儒学“正统的重建”。 因此,像90年代较流行的“实学”或类似的形式性概念,容易模糊清初思想的儒学特质,便很难体现这一点。 我们最多只能用“实践化的儒学”或“反空疏化的儒学”的转向来概括清初注重“实行”的严肃道德实践、注重“经世”的社会与制度研究,和注重古经的实证经学研究。

那么“清初学术”和宋明道学的关系是什么?应当说,清初(17世纪中到17世纪末)的思想文化,道学(或理学)仍然是这个时期儒学的主流,但有新的发展,所谓“清初道学”(亦可称清初理学)指的便是此一时期。清初道学的特点是对于明代理学的反思、修正和超越,清初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孙奇逢(1585-1675)、黄宗羲(1610-1695)、陆世仪(1611-1672)、张履祥(1611-1674)、王夫之(1619-1692)、李颙(1627-1705)、陆陇其(1630-1692)等。由于明王朝的解体和清王朝的初建,明代的来自专制皇权的那种意识形态的压力遽然消解,清朝的意识形态尚未明确建立,过分强烈的学派归属意识在明末东林之后进一步淡化,而摒弃王门后学的流弊成为共识,于是学者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气氛下思考。在这样的气氛下出现的思想,形成了面对时代巨变和基于对明代理学反思、超越的清代理学。因此,习惯上常用的“宋明理学”的观念其实是很不严格的,它既忽略了元代理学,也无视于清代理学,应当承认,清初道学虽然承自明末而来,而止于乾嘉之学兴起之前,但确实构成自己的独立特征和阶段。“清初道学”观念的确立,并不是要刻板地用古代王朝的递换作为思想史的阶段的划分,而是面对清初道学反思、超越明代理学的整体特质。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