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饮食文化—成型期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岭南饮食文化,成型于唐代,表现为其基本特点的形成,并影响于后世。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十分灿烂的时代,岭南由于粤北大庚岭通道的开辟,方便了同岭北的交往,大大加速了开发的步伐,正如明代邱浚《广文献公开大庚岭路碑阴记》中所言。“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近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宋代,因北方战乱南下的×更加速了岭南的开发,而广州作为南中国的港口,对外贸易日益兴旺,贸易额达全国对外贸易额的八成左右,当时已同50多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唐宋时期,岭南经济已有较大发展,饮食文化也随之发展,在经历了同中原饮食文化的交融之后,岭南的饮食格局与特点渐趋完善化和稳定化,并流传于后世而自成一流派。刘询的《岭表录异》正是记述了这一时期岭南特有的饮食文化现象,呈现出岭南饮食文化的王要特点,如:

1.保留古风,食生与以石烙物

食生,是人类处于茹毛饮血时代的饮食方式。火的发现,人类进入了熟食时代,但食生的习惯一直在岭南保留,以至流传于后世。《岭表录异》如实地记载唐代岭南人多食海鲜并有生食的习俗,如鲎,“腹中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脚,和以为酱,食之”;魿鱼,广人得之,多为脍,不腥而美”,“脍”即后来的鱼生;“虾生”,“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以热釜覆其上;就口跳出,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唐宋以后,鱼生仍风靡岭南,成为岭南著名的风味菜肴。

熟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重要界碑,标志着人类茹毛饮血时代的终结。原始人从山火过后的灰烬里发现,经过火烧的野兽肉比较香,由此而得到以火烤食物的启示。人类开始熟食先是用火把石头烧热,然后把食物置于石中使之至熟,这就是原始烹调的“煎”和“煮”。《岭表录异》卷上记载岭南人保留原始人以石烙肉的传统,曰:“康州悦城县北百余里山中,有焦石穴。每岁乡人琢为烧食器,但烧令热沏,以物衬阁,置之盘中,旋下生鱼肉及葱韭齑菹腌之类,顷刻即熟,而终席煎沸。南中有亲朋聚会,多用之。”以石烙肉的烹调方法,渐演化为火直接烤肉,岭南风味的烧腊即是对这些饮食传统的继承。

2.保留古风,食杂

食杂,是古人的饮食习惯。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工具向大自然索取,在猎取和采集中获取到什么就吃什么,不可能有所选择。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人们对食物也不可能有太多的选择,“食杂”在所难免。据专家对殷代出土资料的分析认定,殷人的食物结构就呈现“杂”的特点,当时作为食料的哺乳动物有数十种,鱼也有几种,而殷王特别嗜好种种软体动物,如类似蜗牛、海螺、水甲虫之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饮食文化也随之发展。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北方,而南方的经济仍极落后,于是,南北的饮食风格开始分化,出现北方讲求“食不厌精”与南方继续“食杂”的不同走向,而当岭南有了较大的开发和发展之后.却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相对定型,故“食杂”也就沿袭下来。

《岭表录异》多处记述岭南人的饮食习惯,突出地表现了岭南人“食杂”的特点。岭南人什么都敢吃,大至水牛、象鼻,小至蚁卵,并视之为佳肴,以宴请佳宾。“容南土风,好食水牛肉,言其脆美”,“每军将有局筵,必先此物。或炙,尽此一牛”,“北客到彼,多赴此筵”;岭南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炙”;岭南人取蜈蚣肉“暴力脯,美于牛肉”;“多收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其味酷似肉酱,非官客亲友不可得也”;岭南人又“好食蜂儿,状如蚕蛹而莹白”。唐宋时代岭南人食杂,既承前又启后,是岭南饮食文化地方特色成型化的体现。

3.以河鲜、海鲜见长

岭南海岸线长,并拥有水网地区,这特定的地理环境,为岭南饮提供了较内地山区更丰富的水产,以河鲜、海鲜见长并讲究烹调技艺必然成为岭南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岭表录异》以大量篇幅记述岭南的河鲜、海鲜及其制作,表明唐代岭南普遍食用水产,烹调的技艺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岭表录异》卷下所列举的可作食料的水产品有:嘉鱼、鲎鱼、黄蜡鱼、竹鱼、乌贼鱼、石首鱼、比目鱼、鸡子鱼、鳄鱼、魿鱼、鹿子鱼、海鳅鱼、海虾、石矩、紫贝、瓦屋子(蚌蛤类)、水蟹、黄膏蟹、赤蟹、红蟹、虎蟹、海镜、蛙(牡蛎)、蟛蜞、水母等数十种,其形状、特性、功用、产地以及烹制方法等各不相同。由是足见,岭南人食海鲜其选料之广、其烹调之讲究,是其他地域饮食文化中所罕见的。

4.讲究烹调技艺

唐代岭南菜肴的烹制,已十分注重火候、调料、烹调方法,因用料之异而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从《岭表录异》所载,唐代岭南人已经懂得运用多种烹调方法,如煮、炙、炸、炸、缶(蒸)、甑、炒、脍、烧、煎、拌等;懂得使用各种调味料,如五味酱料、生姜、葱、韭、椒、桂等。特别突出的是,岭南人懂得因材而施制,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和调料,烹制出种种风味的菜肴,如:烹粳鱼,“治之以姜葱,缶(蒸)之粳米,其骨自软,食者无所弃”;烹蚝,“大者腌为炙,小者炒食”;烹蟹,“水蟹,赘壳内皆咸水,自有味。广人取之,淡煮,吸其成汁下酒。黄膏蟹,壳内有膏如黄酥,加以五味,食也有味。赤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饆锣,珍美可尚”;烹水母,“须以草木灰点生油,再三洗之,莹净如水晶紫玉。肉厚可二寸,薄处亦寸余。先煮椒桂或豆劳动姜,缕切而炸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虾醋,如脍食之,最宜”;烹乌贼,“炸熟,以姜醋食之,极脆美。或入盐浑腌为干,捶为脯,亦美”.如此种种可见岭南烹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浓羹与“先羹后菜”的饮食格局

岭南地区,天气炎热且夏长冬短,人们在气温较高的日子里,胃纳不佳,胃口不开,但流汗又使身体的消耗极大,必需补充大量的水分与营养。汤或羹是把肉类或水产类等固体食物的养分溶解在水分之中,使人易于食用和吸收。出于营养的需要,岭南的汤(羹)要浓,且要在饭前先饮,这种饮食习惯和格局,唐代开始一直流传下来。

据《岭表录异》记载,岭南有饮“不乃羹”与举行“不乃会”的习惯。所谓“不乃羹”,是“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之葱姜,调以五味,贮以盆器,置之盘中”。所谓“不乃会”,是饮用“不乃羹”并讲究特定礼节的一种宴会,具体是羹上席后,“即揖让,多自主人先举,即满斟一构,纳觜入鼻,仰首徐倾之,饮尽传杓,如酒巡行之。吃羹了,然后续以诸馔”。不乃会在当时是一种交际方式。“或经营事务,弥缝权要,但设此会,无不谐者”。用比较隆重的宴会,来沟通关系、洽谈生意,此交际方式起于唐代,而风行于近现代以至当代。这是商业较发达的岭南其地方特色在饮食文化上的体现,是饮食文化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的必然性的体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