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吴地风物—腊八粥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这个名称的正式使用约在汉朝以后。

十二月初八称为“腊日”,这一天全国很多地方有吃腊八粥的风俗,江南各地及无锡也是如此。腊八粥中放进红枣、板栗、芋艿、荸荠、萝卜、赤豆、茴芽豆、青菜等,煮成杂烩粥。在腊八前一天,人们就击鼓驱疫,称为“逐除”。到腊八这一天,农民则敲着细腰鼓,化妆成各种神灵的形状,进行舞蹈、跳跃,认为这样即可驱除灾难。故南北朝时,就有民谚“腊鼓鸣,春草生”之说。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风俗的来历,传说不一。有说腊八这天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因此,早在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很多大寺院,这天都要煮“七宝五味粥”供佛,称“腊八粥”。另一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先行起来的。他小时因贫困吃过各种杂粮和在一起的杂烩粥。自做皇帝后山珍海味吃腻了,突然想起早年吃过的杂烩粥,于是命太监也用杂七杂八的粮食果品烧了一锅粥吃。那天刚巧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粥”。后来传到民间,百姓也都在这天烧粥吃,纷纷仿效,一直流传至今。

不管哪一种传说,反正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苏、浙、皖、豫、鲁等省,腊八风俗依旧可闻可见。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