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古迹寻踪—德润江南说泰伯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在玉兰盛开、柳丝吐绿的日子里,我们到无锡梅村瞻拜了泰伯庙。

这是一座古庙,据说,大殿已有500多年历史,1985年重塑的泰伯神像显得端庄慈祥。哦,这就是我们“勾吴国”的开国元勋!大殿门两边的楹联上写着:“让贤奔梅里泽被江南大地,至德化荆蛮功载千年史册。”“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泰伯真是功高无上,至德无名啊!

公元前10世纪,正是殷衰周兴之际。周太王有3个儿子,即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生姬昌。周太王预见姬昌有出息,欲传位小儿子季历,以便将来季历传位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泰伯、仲雍为成全父意,兴周除纣,实现忠孝两全,就主动让贤,托名外出采药,直奔江南“荆蛮”之地。真如匡亚明先生1985年3月为泰伯庙所题对联那样:“孝亲在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哪怕披荆斩棘,从俗而化俗推已及人启蛮迪夷何忧断发文身。”他们入乡随俗,亦“断发文身”,并把先进的北方文化带到江南,受到土著居民的拥戴,被举为君长,自号“勾吴”。在梅里(今梅村)建城郭,开河渠,兴水利,教孩子读书识字,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后泰伯卒,因无子,仲雍立。至公元前585年,泰伯、仲雍的19世孙寿梦即位,吴始有纪年……至前561年,寿梦卒,长子诸樊继位为吴王,迁都于吴(今苏州)。……至公元前514年公子光使专诸使出“鱼肠剑”,刺杀王僚而立为吴王阖闾。伍子胥营造了阖闾大城―――最早的苏州城。原来梅村、苏州血脉相承。梅村有泰伯庙,苏州有让王庙,胥门有泰让桥。真是孝亲让贤,以德治国,古仁人之心。泰伯、仲雍千年传美名。泰伯井水清又清,“德润江南”万年春!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