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赣南客家婚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议婚,男子当婚时,家长就会拜托亲友或媒婆说:“看哪里有合适的妹仔”意即说媒。男女双方若有意,一般是约定吉日,男方备好酒肉、什果等礼物在媒人和内亲的陪同下去女家相亲,俗称“看妹仔”,男方要包一个“见面礼”给女方,钱数的尾数要是 “六”或“九”,以取意“顺”或“久”这个吉利数。女方收受礼品和红包,且热情款待后,意即为允婚了。然后女方亦择吉日,在其亲属的伴同下,前往男方“访家”,也称“察家”“旅屋场”,实为察看男方家庭、邻里,也是公开表明联姻的意思,家族近邻都会自发送来米酒、果品和荤盘等招侍客人。以示这里的人热情好客。男方则不仅要盛宴接侍女方众多来宾,还要给女方及所有成员分送红包。席间议定恩恤礼、礼金、鱼肉、糯谷和嫁妆等。

订婚,俗称“定亲”。男女双方互相看过家庭都满意后,男方便择吉日,带上议定的鸡鸭鱼肉、粮油、糖果、酒食,以及一定聘金和未来新娘的首饰、衣物,在媒人的陪同下正式登门求婚,女方则热情宴请客人,并回赠未来女婿鞋帽等,此形式即为定亲。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事宜。在这段时间里,遇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男方要以食品和衣物等送给女后,俗称“哨节”。定亲后,男方不哨节又不报日子,女方可视为婚事变异。

哭嫁,出嫁前新娘要在亲友面前号哭,俗称“哭嫁”,这是种非常特殊的哭,是怀着喜悦心情向亲友诉说离别之情的哭。她边哭边诉,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婉转动听,若为具有山歌素质的新娘,还往往会触景生情,哭□成歌。这时旁边还有亲人“陪哭”“劝哭”,简直是场“哭艺”表演。当地人认为,“哭嫁”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哭不体面、不热闹,不哭命不好、事业不兴旺发达。此外,哭嫁还有一层意思是,可收受一些亲友安慰的红包。

完婚,俗称“过娶”,男方叫“娶亲”、“归门”,女方叫“过门”。在婚礼头天或当天,对女方而言,称“行嫁”日,或“暖轿”日。这日新娘要沐浴换装,设筵于堂,行告祖礼,请族中福泽之妇为新娘开容,就是用麻绳绞去脸额颈项上汗毛,又称“开面”。这天男方一早要将鱼肉三牲等送至女方家供操办婚宴用,要装备花轿,带上一只活鸡公,沿途鸣爆鼓乐发往女家。接亲队伍至女家时,女家孩子会拦轿,要发红包才让进门,进入女家后,男方不仅要给新娘父母包“恩恤礼”,而且所有跟新娘有关的亲人,以及为新媳出嫁服务了的人都要包红包,如妆扮礼、沐浴礼、开桌礼、厨师礼、翰墨礼、上轿礼、主事礼等等,礼数不到不发亲。吃过 “送亲酒”,即中餐,当催促发亲的唢呐声和鞭炮响过后,女方将陪嫁礼物摆放在男方抬来的扛盒里,新娘头摭红头盖,由娘舅或兄弟足踩米筛背上轿。米筛是千里眼的象征,踩米筛是表示娘家对出嫁女儿的祝福与思念。上轿时,女家还要陪送一只未生蛋的活母鸡与男方送来的公鸡相匹对回送男方,此曰 “带路鸡”。然后一路锁呐饶钹吹打而归,故曰“归亲”。

新娘快到男方家门口时,亲朋鼓爆相迎,花轿停在男方厅堂前,由礼生手执雄鸡,呼赞喝彩。完毕打开堂门,迎进花轿,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踏着米筛,迎着新郎撒来的糖果五谷,走入大厅,并在大颠箕里稍坐片刻,此谓“坐性”,然后开始拜堂仪式。先是由礼生面对新娘祝赞,并杀公鸡滴血绕颠箕一周,接着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和夫妻对拜。礼毕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前饮交杯酒,喝鸡腿汤。外面大厅里则摆下盛宴招侍宾客,此谓“归亲酒”,即晚餐。

闹房,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其传统节目很多,如“喜相逢”“借问橄榄”“姜太公钓鱼”等等。一般要闹至半夜,结束时喜放鞭炮,招侍大家吃些点心,然后新郎新娘要洗澡更换新内衣。婚后旧俗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现多为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猪肉、鸡肉和鸡蛋的汤“回门”,也称“回红”,即回娘家,午饭后又一同返回。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