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齐文化中的“重农”思想述略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齐地,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神农氏作,凿木为耜,柔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易》)“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周书》)以此可见,炎帝是首先发明农耕的人。“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这里记叙的是舜在齐地发展农业之事。舜后的大禹,制定了土地田亩制度,遍治山东境内的济、漯、汶、潍、淄、沂诸水,使齐地的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灭商后,素以农业见称的周部族,很快便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姜太公封于齐地,与莱夷争营丘,建立了齐国,在黄河下游建立了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区。“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谷宜稻麦”。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尊贤尚功”的建国方针,使齐国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以至于为春秋称霸,战国争雄称帝奠定了基础。从齐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来分析,齐国的兴盛是与其“重农”思想分不开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为邦本

姜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王问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矣。'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而勿夺,乐之而勿苦,喜之而勿怒。此冶国之道,使民之谊了,爱之而已矣。'(《说苑·政理》)即是说,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要治理好天下,就得爱护百姓,给他们好处。

管仲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开创霸业,要以人为本。坚持“本”,国家则巩固,背弃“本”,则国家危亡。还说:“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所出,帝王者用之,而天下治矣。”即是说,爱民、利民、益民、安民,这四者都产生于道。帝王运用此道,天下就治理好了。

晏子也指出:“民,事之本也”。“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务,民有加利,以此举世者必成矣”,“卑而不失尊,曲而不使政者,以民为本也。”他还针对齐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权有无,均贫富”的经济主张。这些都是“民本”思想的鲜明写照。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使“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也就是说,为了得天下,必须得民,得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他们的愿望、需求能够得到实现,民心的向背,已成为国家兴亡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教训了。

二、农为政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管子·五辅》)即说,英明君主的总务是在于加强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应是执政者的第一要务。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管子·治国》)在这里一步指出了,粮食生产是成就王业的根本,是君主治理国家的重大事务,是招引百姓的途径,治理国家的道路。因此,就要多做有利于粮食生产的事,不要做有损于粮食生产的事,粮食产量增加了,国家就富裕了。

《管子》还指出:“今为国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就是说,执政者要注重四时农时,保证粮食储备,国家财力充足了,远方的人们就会自动迁来,荒地开发得好,本国人民才能安心留住,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用现在的话说,在这里还朴素地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问题。

三、多种经营

发展农业生产,在注重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经营。“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牧民》)“故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溢,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立政》)抓好粮食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但还必须因地制宜的抓好畜牧业生产、蔬菜林果生产、女工工匠的手工业生产,还要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止灾害等。只有这样,百姓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国家才会富裕起来。

为了抓好各种经营,官府还设了有关部门和专职的官员,做到职责明确,不得贻误。如:“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旱,有所收获,司空之事也。”(《立政》)这里说的排泄积水,疏通沟渠,修整堤坝,雨水多时无涝灾,旱时也有收成,这是“司空”的职责;“相高下,定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司田之事也。”观测地势高下,分析土质肥瘠,查明土地宜种的作物,明定农民服务的日期,使五谷桑麻的种植,各得其适,这是“司田”的职责;“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均修焉;劝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也。”巡行千里,察看房屋,观察树木、庄稼的生长,视察六畜的状况以作全面安排,使其努力耕作而不偷闲,安乡重家而不轻离乡里,这乃是“乡师”的职责。

为了刺激发展多种经营,官还制定了各种奖励制度。如:“民之能明于民事者,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艺者,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衮者,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凡百姓之中有精通农事的,有善养牲畜的,有精通园艺树木的,有善种瓜果蔬菜使其产量提高的,有善于治病,有懂得养蚕而蚕不生病的,都要给予黄金一斤,直食八石的奖励。这些利民措施,调动了百姓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积极性。

四、社会保障

齐文化中的“重农”思想,还体现在官府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

(一)轻赋薄敛。“薄征敛,轻征赋,驰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五辅》)“省刑罚,薄税敛,则民富矣。”(《小匡》)即是说,国家实行薄赋轻敛的利民措施,减轻人民的负担,不但会使人民拥护国家政权,而且会使百姓生活宽裕,生产有本,可扩大再生产,这样就会增加社会财富。

(二)匡急振穷。“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五辅》)就是说,给寒冷的人以衣服,给饥渴的人以饮食,救助贫陋,赈济破败人家,资助赤贫,这叫救人之穷困;敬养老人,慈恤幼孤,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慰祸丧,这叫做救人危急。因此,“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入国》)管仲执国政,巡视四方,就五次督行了“尊老养老”、“慈养幼儿”、“救助幼孤”、“供养残疾人”、“给鳏寡以婚配”、“对年老病重者慰问”、“对没有居处者给予救济”、“救济穷困之人”、“对死于国事者祭祀”这九种惠民的政策。

(三)免役减刑。“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供棺椁。”(《入国》)“孝子兄弟众寡不与师旅之事。”(《山权数》)为了更好的照顾老年人,官府还免除其家属的征役,并给予一定的补助,还提倡孝道,对孝子兄弟免兵役,对于不孝子孙,给严厉惩治;《管子》还主张老人和孩子享受一定的豁免权,“孤幼不刑”(《霸形》)“老弱勿刑,参宥而后弊”(《戒》)意思是说,年老体弱者和未成年人不处刑,犯罪者可得三次宽宥后再治罪。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照顾保护。

综上所述,只是对齐文化中的“重农”思想作了些浅略的分析,但对于我们解决当今社会的农民问题,搞好农村工作,促进农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