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吴文化

吴文化

人物春秋—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孙洙(1711—1778),清代金匮县(即今江苏无锡)人,别号蘅塘退士,曾编选了《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大都具有代表性,艺术性强,流传广泛。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的说法,成了读书人最喜爱的诗集。

孙洙家境贫穷,自幼即爱好学习。据传冬季天寒,家中无钱备炭火取暖,他却手中握着一根木条,诙谐地说“木能生火”,以抵御寒冷。由于学习勤奋,学业大有长进,15岁就中了秀才,33岁中了举人,40岁得中进士。得中进士第二年他被派往大城县牗当时属河北顺天府牘任知县。孙洙到任即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为了预防水灾,他甚至捐出自己的薪俸疏浚河道。在他与百姓共同努力下,大城县三年获得丰收。

孙洙为官时仍好学不倦。大城县官署陈旧窄小,他就将用作厨房的老屋辟为书房,给它取名“补庄”。

在房中置放了大量图书,一有空暇即在这“补庄”书房里浏览、诵读,不知疲倦。在这里他曾留有“自悔不作田舍翁,薄田一顷勤春农,误戴儒冠学干禄,廿年狂走迷西东”。表现出对官宦生活的厌倦,流露出回乡归隐的心情。朝廷赏识他博学多才,特授他为“文林郎”的官衔,并两次令他为山东乡试的同考官。

孙洙能文善诗,特别是对唐诗情有独钟,但考虑到《全唐诗》数万首,当时虽有不少选本,也皆体例不一,良莠不齐,风格各异,读者难以接受,于是下决心编选《唐诗三百首》。为此,他下了一番苦功,将数万首唐诗按照盛唐、中唐、晚唐作品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诗体,如古风、乐府、律诗、绝句,编选了310首有代表性的作品。编选时还特别注意作品的艺术性,因此,不仅包括久负盛名诗人的诗作,而且还有名气不大,甚至无名氏佳作。在编选时还对作者的简要生平、籍贯以及诗意作了夹注或说明。

由于孙洙的选本,一些唐诗佳作得以广泛流传。

孙洙还著有《异闻录》等。乾隆四十三年(1778),孙洙去世,终年68岁,安葬于无锡景云乡陈湾里。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