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明清朝代

明清朝代

游峄山记

以稿换稿】  作者: (明)王思任   发布: 2014年06月20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予游峄山,而知天下事不可以道傍忽也。盖予游峄山,而幻躯凡数化。泰山之石方,而峄山之石圆。山如累卵,大小亿万,以堆磊为奇巧,以穴洞为玲珑,以穿援为游览。赂一沙弥作导师[2],至渡空舟,则无只马两人之路,假盖自荫[3],而予化为隶[4]。伏热正毒,探梁祝泉,顶无冠,脊无缕,而予化为野人。入盘龙洞,观石钟,丰下锐上,窦钻滑试,数怖数免,无足目正大人之事,而予化为偷[5]。上大通岩,臂引杖接,而予化为猿。扑仙人洞,外伏内昂,中俱白屎,而予化为蝠。引至拘龙洞,则以胸席石,覆卧而申之,上下受半尺,三折约十丈余,其发者肩也,纵者腹也,头忧怖而手足废,趾略效焉,若不宁气,一视便堪闷绝,而予于此为守宫[6]。将至玉华顶,与仙人对博矣[7],而壁峭二丈,下临万仞,望岱秀天下齐[8],四基葱郁,贤圣之窟宅,神洸洸也,粘滞壁间,终不敢上,而予化为蜗。

私念幽奇至绝,愈化愈下,何不骑大鹏,俯瞰齐州九点烟[9]?即吾家子晋鹤背上[10],尽足鞚引翱视[11],而托言蝶无所不栩[12],蚁无所不慕,肝臂无所不托,英雄自欺矣。遂不克顶。遥知古来文士,必无向顶者。至拘龙洞,而投策叹返也[13]。不亲历,人且欺我也。

是山也,其古迹之最著者,曰峄阳桐,尚槛其半;曰李斯碑,相传有之;曰纪子墓;曰圣贤遗像;曰颜子石。其古刹,曰兴国寺、万涛宫、玉帝殿。其泉,曰源头活水,曰莲花池,曰甘泉洞。其名石,曰象牙,曰石鼓,曰龟石,不可枚举,人人得以意呼之。其大观,曰南天门。此皆望而可得者。


注释:

[1]峄山:一名邹峄山,在山东邹县东南。[2]沙弥:和尚。导师:向导。[3]假盖:借伞。荫:遮住日光。[4]隶:仆役。[5]偷:苟且之人。[6]守宫:俗称壁虎。[7]岱:指泰山。[8]“俯瞰”句:唐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州,即中国。禹分中国为九州,故云“九点烟”。[9]子晋:即王子乔,字子晋,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成仙,尝乘白鹤回乡。[10]鞚引:指驾鹤。鞚,马勒。引,把持。翱视:飞翔下视。[12]栩:翻飞的样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13]策:马鞭。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