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明清朝代

明清朝代

与高孩之书

以稿换稿】  作者: (明)钟惺   发布: 2014年06月20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向捧读回示,辱谕以惺所评《诗归》,反复于厚之一字,而下笔多有未厚者,此洞见深中之言。然而有说。夫所谓反复于厚之一字者,心知诗中实有此境也。其下笔未能如此者,则所谓知而未蹈,期而未至,望而未之见也。何以言之?诗至于厚而无馀事矣。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至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弟尝谓古人诗有两派难入手处。有如元气大化,声臭已绝,此以平而厚者也,《古诗十九首》、苏李是也[1]。有如高岩浚壑,岸壁无阶,此以险而厚者也,汉郊祀、铙歌、魏武帝乐府是也[2]。非不灵也,厚之极,灵不足以言之也。然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若夫以顽不灵为厚,又岂吾孩之所谓厚哉!曹能始谓弟与谭友夏诗清新而未免于痕[3],又言《诗归》一书和盘托出,未免有好尽之累。夫所谓痕与好尽,正不厚之说也,弟心服其言。和盘托出,正一片婆心婆舌,为此顽冥不灵之人设。至于痕,则未可强融,须由清新入厚以救之。岂有舍其清新而自谓无痕者哉?何时得相聚,一细谕之。


注释:

[1]《古诗十九首》句:《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大多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苏李:苏,指苏轼,汉初名臣;李,指李陵,汉初名将。《昭明文选》收有二人的诗文。[2]汉郊祀:汉武帝定郊祀之礼,命协律都尉李延年作郊祀歌十九章。铙歌:汉代军乐,行军时马上奏之。皇帝大驾出行亦奏此歌。魏武帝乐府:魏武帝,即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乐府,指曹操写的诗歌。[3]曹能始:即明代文学家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通经学,著有《石仓诗文集》,并辑有《石仓十二代诗选》一百卷。收录上古至明代诗歌,较为完备。谭友夏:即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字友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诗文注重性灵,反对复古,有《谭友夏合集》。

钟惺(1574—1624),字敬伯,竟陵人,万历进士。为人严冷,不接俗客。尝官南都,居秦淮水阁。爱名山水,所至必游,不及幽不止。晚逃于禅,说诗以幽深孤峭为鹄,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唐诗归》,当时谓之竟陵体。有《毛诗解》、《隐秀轩集》、《名媛诗归》诸作。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