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学鉴赏>> 散文名篇>> 明清朝代

明清朝代

雨后观韩子诗集记

以稿换稿】  作者: (明)杜濬   发布: 2014年06月20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金陵有二客,一圣秋堤子,处潭水上;一于皇杜子,处台城下。二客游处若兄弟欢,无浃旬不相见也[1],有之,则于今岁之五月。

是月大雨,为故老所仅见。其雨无注,直倒倾迸下耳。凡水倒倾宜立尽,而是雨砰[石訇]澎湃,无呼吸间断,至连二十余昼夜。则百堵俱仆,以助其声,如属耳瞿塘,震惊不绝。雷霆狎暱,蛙蚓放肆,横流莫御,短垣尽撤。虽内外相望,而咫尺无路;虽尔汝相对,而告语不辨。

维时杜子踞坐危石,西向望注,念久别韩子,忽顾见波流中若有人负重而泅以济者,则韩子遣力馈米,才一通问,无恙焉。然雨固自如。窃计此生与韩子长当索处,沈霾昏垫[2],无复睹白日时,已而忽白日,杜子则冁然以喜[3],曳杖而出。见乱流之归于壑者,潨潨然其立尽欤[4]?吾闻子舆氏之言如是[5]。迤而南为北门桥,屠沽纷然,操作一新。然积雨之后,腥膻愈不可耐。趋过之,折而西出,行一小巷,巷尽为旷野,草树弥空,如绿云掩冉,烟流其上,泉贯其下。俯视碎日金沙玲珑,为之心目交畅,行之惟恐其尽。从此数里,升降绿中。陡一岗望见潭水矣,向之窈然而深者,今在人履下也。然满而不溢,有隐者之德,虽阴霖稽天[6],庸能害是乎?吾爱之敬之,徘徊很久,然后取微轻,瞻独树,韩子之庐斯在,韩子之人斯在,相见而喜可知也。

于是为余酌苦茗,炊脱粟,酒四五行,纵谈级欢,然余心怦怦,觉尤有异。韩子乃徐出其自定诗集十种,授余观之。余察其言,深灵警奥,传世复古之道具是,乃蹶起而握韩子手曰:“凡余两人之所以不终于沈霾昏垫者,其以是物乎?虽有他乐,吾不敢观。则今日之遭,可贺也已,亦可记也已。”


注释:

[1]浃(jiā)旬:十天。浃,周匝。[2]昏垫:处于困境而迷惘无从。[3]冁(chǎn)然:笑的样子。[4]潨潨然:众水相会貌。这里形容乱流归壑时的样子。[5]子舆氏:即孟子,名轲,字子舆。[6]稽天:连天。《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

杜濬(1611—1687),黄冈人,字于皇,号茶村。明季诸生,入清隐居金陵不出。诗文豪健,有《变雅堂集》。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