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徽文化

徽文化

徽学漫议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学术园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其中,"徽学"也在群芳争妍中绽开了蓓蕾,成为地域文化中的一枝新秀。在海内外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徽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经掀起的"徽学热",大有"升温"之势。

什么是徽学?徽学即徽州学,或曰徽州文化。它是在原徽州(府)下属六县(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婺源)所出现的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并且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整合。它植根于

本土,伸展于各地,即是由"小徽州"和"大徽州"文化融合形成的内容丰富、品位较高的一座文化宝藏。

其实,在徽州文献中,"徽学"一词早已有之,所谓"文公为徽学真传",即是其例。不过,以往文献中的"徽学",是指以朱熹为开山祖的新安理学,和今天所称"徽学"的概念及涵盖的内容不一样。

前一"徽学"是单一的学科,属于学术史;后一"徽学",包含了多指学科,属于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徽学,其主要内容有: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文献、新安画派、新安宗族、新安商人(徽州

在晋代为新安郡,后人常沿用这一郡名),以及徽州书院、方言、礼俗、戏剧、民居、谱牒、土地制度、佃仆制度、契约文书以及徽派朴学、版画、篆刻、建筑、盆景,乃至徽墨、徽砚、徽笔、徽纸……等。

这些以"新安"或"徽"为标志的文化"特产",反映了当日的徽州是商成帮、学成派,并由此而构筑了"徽学"这座地域文化大厦。

徽州这个"山限壤隔"、"地狭人稠"的偏僻山区,为什么竟能形成如此斑斓驳杂的地域文化?考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中原文化是徽学形成的"基因";第二、徽州商帮是"徽学"发展的 "催化剂"。下面,拟就此略作阐述。

关于"徽学"形成的"基因",其来有自。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昔日的徽州大体是一个移民的社会,其移民多是来自中原地区。古代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与此同时,

她又是战乱频率最高的地带。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军阀割据之间的战争,民族矛盾引发的战争,农民革命的战争,经常发生于这一地域。每一次较大的战乱,都促使中原

人口被迫南逃。其流徙的走向,大多是越过黄淮平原,渡过长江,而徽州这个"川谷崎岖,峰峦掩映"的"四塞之地",恰似"世外桃源",这正是南迁人口避难的理想之境。据方志载,徽州"各大族,半皆由

北迁南,略举其时,则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此外,也还有在各个历史时期星散的由中原直接南来或辗转迁移到这里的,人数也还不少。他?quot;又半皆官于此土,爱其山水清淑,

遂久居之,以长子孙焉"(民国《歙县志》卷1)。据明代嘉靖时人程尚宽纂修的《新安名族志》所载:到明代中期,新安"名族"共84个,追本溯源,大约有80%以上是来自中原地区。这些移民,与由中原迁徙到闽、粤、赣山区"客家人"的民系大抵相同。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